新闻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6位学者入选2023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日

2023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发布了2023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23)”榜单,遴选出来自全球1300多个机构的6849名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科研精英。上海交通大学共有25位学者入选该榜单,其中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全职PI梁正,兼职PI崔勇、樊春海、刘烽、颜徐州和赵一新6位科学家入选,占总人数的比例近1/4。

其中梁正副教授、颜徐州研究员、赵一新教授入选跨学科领域(Cross Field)高被引科学家,樊春海院士、崔勇教授为化学领域(Chemistry)高被引科学家,刘烽研究员入选材料科学领域(Materials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

跨学科领域(Cross Field)

梁正 长聘教轨副教授(全职PI)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201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于斯坦福大学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研究方向聚焦于新型能源材料的开发及在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领域的应用。迄今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Sustain.,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Joule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领军人才、小米青年学者、英国皇家化学会材料化学领域2023年度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Emerging Investigators(JMCA新锐科学家)。

颜徐州,研究员(兼职P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21),主要研究方向为动态高分子材料和机械互锁聚合物。曾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2020),上海交通大学十佳青年岗位能手(2021),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17-2023),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华为海纳百川学术活动优秀合作伙伴奖(2022)、第九届全国配位化学会ACS Youth Forum Award (2022)、Aggregate (2022)、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1)、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20)和Polymer Chemistry (2020)Emerging Investigators (新锐科学家)等奖励和荣誉。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面上、青年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碳中和项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项目等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被引用14500余次,H因子56。应邀担任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9年起)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1年起)编委。

赵一新,特聘教授(兼职PI

国家杰青,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秘书长、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2010于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获博士学位。2010-2013在美国Penn State University和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进行博士后研究。先后获得国家青年特聘专家,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上海市曙光人才,上海市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委会委员,担任《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副主编,《National Science Review》《eScience》《Science Bulletin》《化学学报》《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等期刊编委。在Science,Nat Sustain, Nat Sci Rev,Sci Adv,Nat Commun,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cc Chem Res,Chem Soc Rev,Joule,EES,ES&T 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17000余次,2018-2023年连续六年入选科睿唯安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篇论文入选“202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化学领域(Chemistry)

上海交通大学崔勇教授课题组:手性诱导法合成手性共价有机框架__财经头条

崔勇 讲席教授(兼PI)

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学位,随后在中国科技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和重大研究计划以及国家重点研发等多项课题。主要从事手性多孔晶态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可控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和手性分离等领域的应用。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2017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任Materials Horizons科学编辑、Chem. Soc. Rev.和Sci. China. Mater.等期刊编委。

樊春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兼职PI)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唐仲英首席科学家,上海市核酸化学与纳米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2-2016年任科技部纳米973首席科学家。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电化学学会(ISE)、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AIMBE)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兼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副主编,以及ChemPlusChem编委会共同主席,Angewandte Chemie,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ACS Nano等十余份杂志编委。已在Nature等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引用5万余次,H因子>110,近八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杰出成就奖、JNB Trailblazer奖等。

材料科学领域(Materials Science)

刘烽,教授(兼职PI)

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分子物理,同步辐射小角/广角散射技术,共振软光散射技术,XPCS技术,薄膜光伏电池非平衡形貌,全氟聚合物功能薄膜等。至今在包括Nature Photonics, Nature Energy, Nature Communication, 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 J. Am. Chem. Soc.,Joule 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H因子82,引用超过24000次;同时获得了包括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亮点奖、美国化学会贡献奖、中国电子科技10大进展、知社年度学术新锐特别奖、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等荣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