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凭借低能耗、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海水淡化技术。传统电容脱盐技术应用最广泛的电极材料是多孔碳。碳材料由于低的电荷存储容量和共离子效应,极大地限制了电极的脱盐容量,并且多孔碳的微孔结构无法提供有效的离子传输路径,也限制了CDI器件的脱盐速率。因此,开发具有高电容量和合适介孔结构的新型电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具有高导电率和体积电容而有利于NaCl的吸附,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CDI电极材料。然而,二维MXene纳米片极易堆叠,使其在应用过程中比表面积降低,活性位点减少;其次,MXene纳米片在水中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失活。因此,MXene纳米片应用于CDI电极材料,仍存在脱盐性能低、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
图1. 介孔MXene/聚多巴胺二维异质结用于CDI电极材料。(A)界面自组装发构筑mPDA/MXene的合成示意图。(B)mPDA/MXene用于CDI电极材料展现抗氧化、快传质和Na+选择性等优点。
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麦亦勇教授团队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Yusuke Yamauchi教授团队合作,设计了一种自下而上法制备的介孔聚多巴胺/MXene(Ti3C2Tx)二维异质结(mPDA/MXene),用于电容脱盐的储Na+材料(见图1A)。通过嵌段聚合物P123柱状胶束为介孔模板,采用界面自组装的方法能够合成MXene纳米片表面包覆介孔多巴胺层的三明治结构。该异质结呈二维形貌,厚度约为24 nm,表面均匀覆盖直径为8 nm的条形孔结构(见图2)。该二维异质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MXene纳米片具有可逆离子嵌入/脱嵌能力和高导电性;(2)聚多巴胺层不仅为材料带来Na+的选择吸附特性,还可作为保护层防止MXene纳米片堆叠和氧化失活;(3)表面的介孔通道能够提供传输路径,使离子能够在二维材料的内部空间中顺利传输(图1B)。
图2. mPDA/MXene的形貌表征。(A,B)SEM图像;(C)TEM图像;(D)HAAD-STEM图像;(E)元素能谱图;(F)AFM高度图像。
图3. mPDA/MXene电极材料的CDI性能图。(A)Na+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B)mPDA/MXene、PDA/MXene和MXene的脱盐拉贡曲线图;(C)有离子交换膜和无离子交换膜的CDI器件配置中,mPDA/MXene脱盐电极的NaCl浓度对Na+吸附量的依赖关系;(D)mPDA/MXene和MXene的脱盐循环图,插图为200圈循环后mPDA/MXene的TEM图;(E)mPDA/MXene材料内部的脱盐过程。
他们将所制备的mPDA/MXene材料作为CDI的储Na+电极,活性炭作为CDI的储Cl-电极,构筑不对称CDI器件。实验表明,mPDA/MXene电极显示出优异的Na+吸附性能(IAC),在1000 ppm的NaCl溶液中高达37.72 mg g-1,器件的脱盐性能(SAC)达到47.92 mg g-1,显著高于无孔结构的PDA/MXene和纯MXene纳米片,并且该性能高于所有已报道的二维材料(见图3)。除此之外,mPDA/MXene还具有很好的脱盐稳定性,循环200次后仍能保持脱盐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而MXene仅在20次循环后脱盐性能就急剧下降。
该研究为合理设计和制备MXene/聚合物的异质结构和高性能CDI电极材料提供新思路。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培育基金的资助,近期以“Two-Dimensional MXene-Polymer Heterostructure with Ordered In-Plane Mesochannels for High-Performanc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11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