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李俊课题组-招聘小分子催化方向博士后/博士生(本招聘长期有效)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李俊课题组 (LEXRS)-招聘博士后,2026春季或秋季入学博士生,欢迎具备化学/化工,物理,材料,人工智能,光///催化以及工业催化等学科背景的青年学者加入我们的团队,围绕国家战略新能源(包括绿甲醇、可持续航空煤油、绿氨等)开展领域内世界前沿课题研究。


PI介绍:

李俊,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电化学与X射线光谱(LEXRS: Laboratory of Electrochemistry and X-ray Spectroscopy)”课题组长,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1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2016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导师Tsun-Kong Sham(岑俊江)院士;

- 2017-2019年期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David Sinton院士和Edward H. Sargent院士课题组从事“班廷博士后”工作;

- 2019-2021年期间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Michael Graetzel院士课题组从事“玛丽居里学者”项目研究;

- 2021-2022年期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David Sinton院士和Edward H. Sargent院士课题组从事访问博士后工作;

- 课题方向以“电制燃料”为核心,聚焦于新型光//热催化材料与器件的开发及在工业级催化反应体系中的应用。迄今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身份在NatureNature SynthesisNature Energy×2Nature Catalysis×4Nature Communications×5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7篇,共发表论文97篇,总引用16000余次。


一、招聘领域

(一)原位光谱电化学方向

- 原位、动态、时空分辨的多相催化反应表征方法与技术开发(包括但不限于同步辐射X射线光谱、超快激光光谱、拉曼和红外光谱等)

- 催化剂构效关系及催化机理研究

(二)小分子催化与合成及碳捕获利用方向

- CO2/CO、低碳烷烃、空气分子光电催化转化材料与器件开发

- 碳捕获利用新方法与新工艺探索

(三)工业级催化及其放大方向

- 膜电极催化材料与器件开发(包括但不限于阴阳两极催化材料放大合成、新型固态电解质开发、电极电解质界面优化等)

- 全电池催化系统集成及工程放大(包括高通量、放大、电堆测试等)


二、应聘要求

- 符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基本申请条件。此外近5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过至少1篇学术论文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如科技奖励等。有良好的英语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 有梦想,热爱生活,热爱科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视野,具备较强的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恪守学术道德、诚实可信、学风严谨、责任心强,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岗位待遇

博士后:

-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管理相关政策执行,可享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的包括户口,住房,子女入学等福利待遇,工作能力强者待遇从优;

- 基础年薪30+(含课题组支持部分),优秀博士后年薪可达45+,具体薪资面议;

- 鼓励并支持申请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卓越博士后计划”、上海市 “超级博士后计划”以及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按学校规定发放相应薪水;

- 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且满足学校要求者,通过评估审核可获聘上海交通大学专职科研岗位并享受相关待遇。

博士生:

- 具体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待遇。此外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相关规定,享受一系列如保险、节日补助、餐补等福利。


四、个人培养

课题组将为入组博士后/博士生提供一对一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主要为:

- 课题组积极支持并指导博士后申请人及在站博士后申报各类博士后人才支持计划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人才项目;

- 课题组积极支持并推荐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基金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基金项目等;

- 提供个人学术能力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

- 课题组积极推荐优秀博士后/博士生到国内外顶级名校和实验室交流、访问与深造,包括但不限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

五、联系方式

招聘长期有效(优先考虑20251031日前提交申请人),有意者请尽快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简介、主要研究内容、代表性论文专利、科研奖励等)以及相关佐证材料发至:lijun001@sjtu.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或博士生申请+姓名+本人单位。我们将对适合课题组发展需求的申请人尽快回复并安排面试。